Hi,欢迎回到MadsGOGO的博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笔记工具的选择。

你现在用的是什么软件?又是为什么选择它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意见,给其他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篇文章算是一个评测,因为我自己也在各个笔记软件工具中纠结了很久。至于我的最终选择,我会放在文章的最后。

Notion

这个笔记软件,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截止到2023年,它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年收入达到2.5亿美元。Notion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全功能的工作平台,将笔记、知识库和任务管理整合成为协作工具。

其专属特色就是模块化。每一行都是单独的一个区块,能够任意拖拉。如果通俗地说,Notion就像一堆未拼凑的乐高积木。它用Markdown语言将常用的文本格式模块化,例如:标题、引言、图片、代码、折叠列表等等,然后还可以与外部的软件自定义集成,可以直接与Notion产生互动。

另一个特色就是数据库以及无限层级。传统的笔记应用的分类就是:

笔记本>笔记列表>文本,这三个层级。

但Notion采用了无限层级的Page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每一个Page中都可以正常书写内容。
  2. 如果需要嵌套关系时,可以让一个Page中包含多个Page,且非常直观。

此外,它还可以邀请他人一起协作,类似于工作区的概念。团队的成员可以评论、编辑等,跟现在的在线云文档非常相似。另外,Notion还支持将页面在互联网上公开,这也跟云文档的功能差不多。

缺点

但我感觉唯一的遗憾是Notion没有标签体系。它是通过Page to Page之间的跳转,或者是存在某个数据库中,不能直接给页面打上标签然后从标签页面查询。或许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单独建一个标签标题的页面,然后将所写的那篇文章链接到这个页面。

Notion非常自由,给了用户极大的自我操纵权限。你可以创建任何你想要的页面,来整理规划各种数据。但我感觉这也是Notion最大的毛病,它的上手有一定的难度。各位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搜一搜Notion,你会发现很多教你如何使用的视频,以及各种眼花缭乱的模板,这无疑加大了使用的难度。

我刚使用Notion的时候,本来是想着编辑一个文件,然后写着写着插入一个数据库,然后就开始思考

💡
数据库里面放什么东西呢?
给标题加个颜色;
排版要双行才好看;
这么整理数据排版逻辑不对。

总之,我的注意力会慢慢地从写作转到了页面如何做才符合逻辑和好看。这种情况现在有时候还会发生,但很少了。

所以,Notion对于想要直接上手就能用的用户来说不是很友好,操作略微复杂。我女朋友在我的推荐下只用了一次就放弃了,她完全不知道如何操作,最终还是回归了苹果自带的备忘录,打开就能直接输入,简单,方便。

所以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或许不自由才能让人专注。

对于中国地区的用户,因为网络的缘故,打开Notion的加载体验会让人疯狂。虽然现在有所优化,但仍然不能做到即时。且导出的时候,页面中的文字和格式有时会发生变化,不能做到所见即所得。

Craft 3

Craft现在已经更新到了一个全新的大版本。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Craft是UI设计最美观的可离线模块化笔记软件。

我当初使用Notion的时候其实是有一定担忧的,就是它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云端才能进行,导致我会有一个担心,虽然不太可能发生,就是Notion停止运营了或者服务器发生了故障,这会不会让我多年的知识或数据积累全部消失。所以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也让我在寻找新的笔记软件,然后我就发现了Craft。

经过大版本的更新,Craft的体验与Notion相似,甚至更佳。因为Craft更多专注于写作而不是项目管理。在编辑界面,也没有那么多的外部集成让你选择,所有的可用组件都是为了让用户拥有良好的撰写内容的体验,让文章在视觉层面更加优美。这一点是Notion达不到的。

当然,如果你要用这个软件实现与Notion一样的项目管理的状态,也是可以的。现在的它也支持页面无限嵌套和公开发布同时也支持任务的添加。

💡
Craft 3所专注的重点是为个人服务而不是团队协作。如果你是颜值派,喜欢美观的体验,那Craft你必须得体验一下。

缺点

要说到Craft的缺点,就是贵。现在是2024年12月14日,现在年度订阅半价优惠且享受终身的优惠,差不多48美金一年。老实说还是挺贵的。虽然有免费版本,但是免费版本只能编辑10个文档,然后之后的每一周额外的两个文档。对于我这种做内容的,这个额度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步会成为阻挡我使用的一个理由,贫穷让我落泪。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其文档格式的兼容问题。从Craft中无论是粘贴到我的博客还是Notion中,都会发生格式的错误,还需要另外手动更改。这对我而言又增加了工作时间。

Mem

如果要说以AI驱动的笔记,那么Mem绝对是大家要去体验的。它解决了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链接的问题,跟传统的双链还有一些不太一样。它主打的功能是搜索、链接。

我们跟笔记软件的交互形式一般是打开空白页面开始编辑,而我们打开Mem的时候,它第一时间出来的页面是一个对话框,与AI沟通来获得你想要的信息。它解决的痛点是搜索信息的过程。

当我们的内容创作多了以后,我们往往就会突然间想要找一篇以前写过的文章,但是记不住具体的标题和存放的地方,或者说突然有个灵感,然后想要搜寻一下自己编写过的相应的内容。

Notion也好、Craft也好,我尝试过,但它们的搜索结果总是让我失望。我依旧要在它们显示出来的结果中上下翻动查找,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找不着。你会说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在页面的分类构建上下功夫。

但我想说,当你的内容有了成千上万篇后,你压根儿就不知道该如何分类。有些文章适合很多分类,有些文章非常独特。我当时也非常烦恼过分类的问题,因为越看越不顺眼,甚至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将现有的构建全部推倒重新来过。但随着内容的不断迭代更新,这种本质上的原因依旧存在,只是该重新构建的时间未到而已。

这个痛点是我使用Mem的理由。Mem是一个以Tag为主的笔记软件。在软件的页面,没有笔记软件常有的文件夹形式,而是统一以标签为主。然后只有右上角的一个“+”号,点击进入后,就是空白的编辑文章的页面。

你不需要考虑放在哪个文件夹或者哪个页面这个与内容创造毫不相关的问题,专注于写作。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在右边,会自动显示出与当前文章相关的我们以前编辑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右边的提示中查看这些内容,给当下的内容一些新的灵感和内容。

缺点

但Mem吧,它的缺点就是不好看,的确不好看。在文章的编辑上,可用的格式也不足。虽然也支持Markdown文本格式,但没有任何辅助的提示。我这种经常编辑内容的人,都不太记得Markdown的全部语法,难免会卡住,然后搜索Markdown的语法格式。如果他们能像Notion学习一下就好了。

文章的字体啊,排版啊,也不够美观。或许他们主打的用户群体不是内容创作者,而是快速记录。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去向发现,当你编辑完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不知道保存在哪儿,你只能通过搜索或者浏览历史记录和标签找到。这种感觉就像是“哦,我写完了我就可以忘掉它了,期待下一次遇见你”。每次进入看着空空如也的界面,总是给我一种不太安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这种交互方式我还是不太习惯的原因。

Obsidian

要说到笔记,肯定绕不过Obsidian,纯离线双链笔记软件,号称可以使用一辈子不用换的笔记软件。在Obsidian上写文章给旁人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位高级程序工程师,正在疯狂编写代码,给你自己感觉也是编写代码的畅快感。

Obsidian最大的特色就是你可以给文章中的任何内容通过[[这个符号]]建立一个双链。当以后你联想到相关的内容的时候,通过[[这个符号]]就能快速搜索并引用这个内容。并且当后期你想修改这些内容的时候,每一次的修正,都是双向同步的,都将自动更新到最新版本,不需要一篇一篇找来修改。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和保证了文章的质量。

如果要通俗地说,[[这个符号]]就像是一个你正在挖的坑,以后所有与其相关的内容你都可以通过引用将其填入这个坑中,比如小到[[价值观]],大到[[世界观]],都是可以的,你可以引用任何东西。

这个过程是随意的,不像建立文件夹和标签那样,需要花时间去思考新建的文件放在哪里。你所挖的坑,你也可以选择完全不填,这也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当你编辑的内容越来越多,你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璀璨星空。你可以看见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及哪些内容是被孤立的。且Obsidian支持众多的插件,例如多设备同步、笔记定时回顾等等,都是可以实现的。

Obsidian的上限非常高,它是一个开源的软件,免费供个人使用。但官方也提供高级功能,例如插件什么的,也可以自己在社区中寻找购买。你可以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笔记软件。

缺点

我觉得Obsidian的缺点就是,不够好看。虽然通过插件可以优化为非常好看,但也需要一定的折腾。对于我这种只想简简单单写个文章,不想在页面和功能上下功夫的人来说,我更青睐于开箱即用。

结论

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的笔记软件是Notion。

💡
良好的编辑体验,虽然比不上Craft;优秀的团队协作,虽然我都是一个人写的;出色的外部自定义集成,虽然我也只接了一个Readwise;还算顺手的双链,虽然比不上Obsidian;搜索还OK的AI,虽然比不上Mem。

但咋说呢,辗转这么多的笔记软件,我最终还是回到了Notion。虽然每个功能都不算特别出色,但也满足了我综合的需求。没有十全十美的软件,All in One也不太现实,就像我自己的日记还是用的Day One这种针对性的应用。

没有什么最合适的软件,只有用起来最舒服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拆分来使用也是OK的,但如果要想整理到一块,兼具颜值、便利、协作的Notion或许是一个好的存储系统。